- 表示害怕到极点的成语(形容害怕到了极点的成语是什么):不知所措,吊胆提心,大惊失色,寒毛卓竖,怛然失色,惶恐不安,惶惶不安,慌不择路,担惊受恐,汗不敢出,汗流夹背,汗流洽背,汗流浃背,胆丧魂惊,胆丧魂消,胆战心寒,胆战心慌,胆战心摇,胆裂魂飞,诚惶诚恐,骇人听闻,骇人闻听,骨寒毛竖,骨软筋麻,魂丧神夺,魂亡胆落,魂消胆丧,魂消魄丧,魂消魄夺,魂耗魄丧,魂飘神荡,魂飞神丧,魂飞胆丧,魂飞胆战,魂飞胆破,魂飞胆落,魂飞胆裂,魂飞胆颤,魂飞魄散,魂飞魄越。
- 1、不知所措 bù zhī suǒ cuò - 释义:不知所措 措:安置;处理。不知道怎么办才好。形容受窘或发慌的状态。也作“莫知所措”、“未知所措”。 - 出处:晋 陈寿《三国志 吴志 诸葛恪传》:“皇太子以丁酋践尊号,哀喜交并,不知所措。” 
- 2、吊胆提心 diào dǎn tí xīn - 释义:吊胆提心 提心吊胆。形容非常担心或害怕。 - 出处: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十五回:“一个个擦拳磨掌,吊胆提心的,只等姑娘一句话。” 
- 3、大惊失色 dà jīng shī sè - 释义:大惊失色 色:神色。大为吃惊;脸色失常。形容极度惊恐。 - 出处: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:“忽见曹操带剑入宫,面有怒色,帝大惊失色。” 
- 4、寒毛卓竖 hán máo zhuó shù - 释义:寒毛卓竖 汗毛都竖立起来。形容非常恐怖,或心情特别紧张害怕。 - 出处:《敦煌变文集·降魔变文》:“见者寒毛卓竖,舍利佛独自安然。” 
- 5、怛然失色 dá rán shī sè - 释义:怛然失色 恐惧使得人变了神色。 - 出处:宋 苏洵《送石昌舍人北使行》:“闻千马骑驰过,剑槊相摩,终夜有声,从者怛然失色。” 
- 6、惶恐不安 huáng kǒng bù ān - 释义:惶恐不安 惶恐:惊慌、害怕。惊慌、害怕得不得安宁。 - 出处:东汉 班固《汉书 王莽传下》:“人民正营。”唐 颜师古注:“正营,惶恐不安之意也。” 
- 7、惶惶不安 huáng huáng bù ān - 释义:惶惶不安 惶惶:恐惧不安。指心中惊慌害怕;心神不安定。 - 出处: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三回:“董卓屯兵城外,每日带铁甲马军入城,横行街市,百姓惶惶不安。” 
- 8、慌不择路 huāng bù zé lù - 释义:慌不择路 势急心慌,顾不上选择道路。 - 出处: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61回:“看看天色将晚,脚又疼,肚又饥,正是慌不择路,望山僻小径只顾走。” 
- 9、担惊受恐 dān jīng shòu kǒng - 释义:担惊受恐 见“担惊忍怕”。 - 出处:元·无名氏《梧桐叶》第四折:“为兵戈担惊受恐。” 
- 10、汗不敢出 hàn bù gǎn chū - 释义:汗不敢出 吓得连汗都不敢往外冒了。形容紧张害怕到了极点。 - 出处: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战战栗栗,汗不敢出。” 
- 11、汗流夹背 hàn liú jiā bèi - 释义:汗流夹背 同“汗流浃背”。 - 出处:清·昭槤《啸亭杂录·阿文成相度》:“陪臣汗流夹背,出谓人曰:‘此诚宰相语。’” 
- 12、汗流洽背 hàn liú qià bèi - 释义:汗流洽背 同“汗流浃背”。 - 出处:《旧唐书·昭宗纪》:“昭宗临轩自谕之曰:‘卿等藩侯,宜存臣节,称兵入朝,不由奏请,意在何也?’茂贞、行瑜汗流洽背,不能对。” 
- 13、汗流浃背 hàn liú jiā bèi - 释义:汗流浃背 浃:湿透。汗水流得湿透背衣。形容闷热或干活卖力气。也形容极度惶恐或羞愧。 - 出处: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皇后纪下 献帝伏皇后》:“操出,顾左右,汗流浃背,自后不敢复朝请。” 
- 14、胆丧魂惊 dǎn sàng hún jīng - 释义:胆丧魂惊 同“胆裂魂飞”。 - 出处:《醒世恒言·李汧公穷邸遇侠客》:“任你铜筋铁骨的好汉,到此也胆丧魂惊,不知断送了多少忠臣义士!” 
- 15、胆丧魂消 dǎn sàng hún xiāo - 释义:胆丧魂消 同“胆裂魂飞”。 - 出处:明·无名氏《精忠记·班师》:“雄威纠纠杀金酋,已教胆丧魂消,他弃甲潜逃,从此边疆不再无忧。” 
- 16、胆战心寒 dǎn zhàn xīn hán - 释义:胆战心寒 战:发抖。形容害怕之极。 - 出处: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12回:“诸将见李逵等杀了这一阵,众人都胆战心寒,不敢出战。” 
- 17、胆战心慌 dǎn zhàn xīn huāng - 释义:胆战心慌 同“胆战心惊”。 - 出处:明·汪廷讷《种玉记·赴约》:“牛郎织女图欢会,蜂喧蝶嚷须回避,我因此上胆战心慌不自持。” 
- 18、胆战心摇 dǎn zhàn xīn yáo - 释义:胆战心摇 同“胆战心惊”。 - 出处:清·洪昇《长生殿·惊变》:“呀,你道失机的哥舒翰,称兵的安禄山,赤紧的离了渔阳,陷了东京,破了潼关,唬得人胆战心摇。” 
- 19、胆裂魂飞 dǎn liè hún fēi - 释义:胆裂魂飞 裂:破裂。魂:魂灵、神志。胆也破了,魂也飞了。形容极度害怕、恐慌。 - 出处: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一回:“秦凤一闻此言,胆裂魂飞,忙忙奏知李娘娘。” 
- 20、诚惶诚恐 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- 释义:诚惶诚恐 诚:确实;惶:害怕;恐:畏惧。原指封建官吏给皇帝上奏章时用的客套话;表示敬畏而又惶恐不安;现形容尊敬、服从或泛指心中有愧而恐惧不安。 - 出处: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杜诗传》:“诗自以无劳,不安久居大郡,求……奉职无效,久窃禄位,令功臣怀愠,诚惶诚恐。” 
- 21、骇人听闻 hài rén tīng wén - 释义:骇人听闻 骇:惊吓;震惊。指使人听了非常吃惊。 - 出处:宋 朱熹《朱文公文集 答詹师书》:“浙中近年怪论百出,骇人听闻,坏人心术。” 
- 22、骇人闻听 hài rén wén tīng - 释义:骇人闻听 见“骇人听闻”。 - 出处:《豆棚闲话·小乞儿真心孝义》:“[吴贤]忽一日仰天而叹,说出一句骇人闻听之言,道人生天地间,上不做玉皇大帝,下情愿做卑田乞儿,若做个世上不沉不浮,可有可无之人,有何用处?” 
- 23、骨寒毛竖 gǔ hán máo shù - 释义:骨寒毛竖 形容十分害怕。 - 出处: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名实》:“后人书之,留传万代,可谓骨寒毛竖也。” 
- 24、骨软筋麻 gǔ ruǎn jīn má - 释义:骨软筋麻 ①形容精疲力尽的样子。②形容极其害怕的样子。 - 出处: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五:“王吉心慌撩乱,将身子尽力挨出,挨得骨软筋麻,才到得稀松之处。”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十一回:“众臣悚惧,骨软筋麻。战战兢兢,痴痴痖痖。” 
- 25、魂丧神夺 hún sàng shén duó - 释义:魂丧神夺 同“魂飞魄散”。 - 出处:清·无名氏《燕京杂记》:“妖态艳妆,逾于秦楼楚馆,初入都者,莫不魂丧神夺。” 
- 26、魂亡胆落 hún wáng dǎn luò - 释义:魂亡胆落 同“魂飞魄散”。 - 出处:《三国演义》第四二回:“鲁肃曰:‘闻皇叔用诸葛孔明之谋,两场火烧得曹操魂亡胆落。” 
- 27、魂消胆丧 hún xiāo dǎn sàng - 释义:魂消胆丧 同“魂飞魄散”。 - 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一百十四回:“[段恺]使人探知大军离城不远,遥望水陆路上,旌旗蔽日,船马相连,吓得魂消胆丧。” 
- 28、魂消魄丧 hún xiāo pò sàng - 释义:魂消魄丧 ①同“魂飞魄散”。②同“魂飞魄散”。 - 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17回:“那火炮飞将起去,震的天崩地动,岳撼山摇,城中军马,惊得魂消魄丧,不杀自乱。” 
- 29、魂消魄夺 hún xiāo pò duó - 释义:魂消魄夺 同“魂飞魄散”。 - 出处: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79回:“季斯看了多时,又阅其容色之美,服饰之华,不觉手麻脚软,目睁口呆,意乱神迷,魂消魄夺。” 
- 30、魂耗魄丧 hún hào pò sàng - 释义:魂耗魄丧 同“魂飞魄散”。 - 出处:明·沈德符《野获编·府县·邑令轻重》:“其视州县守令,若鹓鸾之视腐鼠,一或得之,魂耗神丧,对妻子失色,甚至昏夜乞哀以求免。” 
- 31、魂飘神荡 hún piāo shén dàng - 释义:魂飘神荡 同“魂飞魄散”。 - 出处: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28卷:“吴衙内看了,不觉魂飘神荡,恨不得就飞到他身边,楼在怀中。” 
- 32、魂飞神丧 hún fēi shén sàng - 释义:魂飞神丧 同“魂飞魄散”。 - 出处:唐·裴铏《传奇·孙恪》:“恪乃惊惧,若魂飞神丧,良久抚二子一恸。” 
- 33、魂飞胆丧 hún fēi dǎn sàng - 释义:魂飞胆丧 同“魂飞魄散”。 - 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14回:“使人探知大军离城不远,遥望水陆路上,旌旗蔽日,船马相连,吓得魂消胆丧。” 
- 34、魂飞胆战 hún fēi dǎn zhàn - 释义:魂飞胆战 同“魂飞魄散”。 - 出处:《敦煌变言集·难陀出家缘起》:“怕怖莫知为计,魂飞胆战心惟。” 
- 35、魂飞胆破 hún fēi dǎn pò - 释义:魂飞胆破 同“魂飞魄散”。 - 出处:明·方汝浩《禅真逸史》第34回:“田龙秋听说,惊得魂飞胆破,放马逃生。” 
- 36、魂飞胆落 hún fēi dǎn luò - 释义:魂飞胆落 同“魂飞魄散”。 - 出处:清·吴趼人《痛史》第三回:“回顾元营,火光四起,愈觉得魂飞胆落。” 
- 37、魂飞胆裂 hún fēi dǎn liè - 释义:魂飞胆裂 同“魂飞魄散”。 - 出处:向春《煤城怒火》第二十章:“小岛左堵右挡支持不住,看到刘铁冲在前边直取他来,吓的他魂飞胆裂,关山一群保护着小岛狂跑猛窜!” 
- 38、魂飞胆颤 hún fēi dǎn chàn - 释义:魂飞胆颤 同“魂飞魄散”。 - 出处:明·方汝浩《禅真逸史》第22回:“正有些心虚,忽然见床下钻出一个披头黑鬼来,二人惊得毛骨悚然,魂飞胆颤,大叫有鬼,戒尺乱打。” 
- 39、魂飞魄散 hún fēi pò sàn - 释义:魂飞魄散 魂:灵魂;魄:是指所谓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。指魂飞了;魄也散了。形容极度惊恐。 - 出处: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心之精爽,是谓魂魄;魂魄去之,何以能久?” 
- 40、魂飞魄越 hún fēi pò yuè - 释义:魂飞魄越 同“魂飞魄散”。 - 出处: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16回:“谁知不翻犹可,只这一翻,吓得我:魂飞魄越心无主,胆裂肝摧痛欲号。” 
